opt_ban

产业运营

OPERATION

国家粮食增储稳价政策有力有效 新季玉米价格有望获得明显支撑

发布日期:2024-10-05      阅读:     
返回列表

  考虑到新季玉米开秤价下跌★◆■★、市场主体信心不足的购销形势■■★■◆,预计今年新增储备收购政策将适时出台,并且力度不会小于去年★★。实际上,近期中储粮已经加大了常规竞价采购的力度。9月19日,中储粮广东、吉林、浙江、山西、成都、北京分公司均开始竞价采购,采购量在0.8—6.8万吨不等,成交价预计略高于市场◆★★,积极的政策信号开始显现。在我国玉米产需紧平衡的基本面下,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新粮上市初期的价格阶段性调整◆◆★,不宜盲目看空后市,价格合适时要多收多储,一旦国家储备启动收购,玉米市场价格将大概率企稳回升。

  近年来虽然我国玉米持续增产◆◆★★,但年度总量仍呈产不足需格局。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预测,新年度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在250万吨左右,同时玉米进口、替代品消费量都将有所下降■★★■★■。也就是说,从整个年度看,我国玉米并不是“多了”——玉米供应没有过剩◆★。只是近些年我国玉米种植日益向主产区集中★■■★,农户规模种植比例大幅提升而储粮条件无法满足需要,导致主产区秋粮集中上市期的阶段性销售压力较大,需要储备收购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引导。

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,要“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,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”。价格、补贴、保险政策◆★■◆“三位一体”,共同保障农民种粮收益,而在去年以来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背景下,“稳价格■■■★◆★”被特别强调◆■★■★,释放了更为积极明确的政策信号。9月11日,刘国中副总理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,要加强粮食市场供需形势分析◆★◆■,及早研究制定收储政策预案◆◆■◆,实现增产又增收,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。9月18日,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■■,听取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和农业工作情况的汇报■◆,指出要“及早研究制定粮食收储政策预案,尽快公布新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,完善大豆加工奖补政策,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”。9月24日★■★★■,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联合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《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》,强调要“强化收储调控,全力保障农民售粮顺畅……统筹考虑玉米、稻谷、大豆等秋粮品种生产形势和市场走势■■◆,提前谋划针对性举措◆◆■,丰富政策储备,掌握工作主动◆■”★■◆★★。这已经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,国家对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的高度重视,有关部门决不会任由秋粮价格过度下跌★■★■■。

  例如★◆★■,受国际粮价大幅下跌传导★★◆、下游消费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★★◆,去年秋季玉米上市后价格高位持续回落,东北地区“卖粮难”风险加大★■■◆◆◆。中储粮集团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部署,及时在主产区启动新增玉米储备收购,按照贴近并略高于市场主流价大量收购国产玉米,最高峰日均收购量超过7万吨,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,成功实现了玉米价格止跌企稳★★■■◆■,确保农民手中余粮顺畅销售■◆★■★。再比如,今年夏收小麦增产幅度明显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,中央和地方政府适时停止储备小麦轮出★◆■■,并启动轮入收购,特别是中储粮持续加大增储收购力度,成功将小麦市场价稳定在每斤1.25元左右的合理水平,保障了农民种粮基本收益。得益于有力有效的政府储备调控体系,近年来在国际粮价大起大落的形势下,我国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、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国际。如今年1-8月份◆★◆,我国玉米产区批发价累计下跌仅1■◆.3%■■◆■◆◆,比国际玉米价格跌幅小5个百分点以上。

  随着国内新季玉米丰收上市,市场供应逐渐增加,收购价同比下跌幅度较大,不少市场主体对玉米后市预期较为悲观,入市收购过于谨慎,实际上大可不必。在我国玉米产需基本平衡◆◆■◆■★、略有缺口的基本面下★■◆,新粮上市初期的价格下跌更多是阶段性的调整,后期随着国家储备调控在主产区陆续启动,将有力化解新粮集中上市期的供给压力,引导玉米价格企稳回升并运行在合理区间◆★。

  当前,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就是储备调控。其实,设立“常平仓”是我国传统以来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的常用做法,在稳市、备荒、恤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◆★,能够在关键时刻四两拨千斤,保障粮食供求基本平衡,保持粮价运行在合理区间。日益完善的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调控体系,就是当代的“常平仓★★★■■■”■◆■◆。在我国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、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情况下,政府通过精准灵活的储备粮轮入轮出,充分发挥政策性粮食“稳压器◆■★◆◆★”作用■★◆★★,有效解决粮食季产年销、丰歉不均带来的价格过度波动问题★★◆■■。